
诚智拓展微信号
我们要重走红色之路,去体会漫漫革命路的艰辛、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荣传统,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做好各自的岗位工作……下面,让我们一起学习红色之旅的心得体会吧!
我们乘坐火车前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一夜充满期盼和兴奋。想着明天能够近距离的接近老一辈革命前辈走过的路程。我是多么的向往。我怀着对革命老区无限崇敬之情,开始了这次红色之旅。井冈山是毛主席、朱总司令等老一辈革命家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是星星之火点燃的地方;南昌起义是党领导的军队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第一枪的地方;是人民军队军旗升起的地方;瑞金苏维埃政府是共产党领导下第一个政权建立的地方,是共和国的摇篮;古田会议确立的耕者有其田的指导思想,是我党发动群众参加革命,拥护革命的动力,在漫漫革命征途中,江西省为我党我军输送了大批优秀干部,能够说这次参观学习也是共和国寻根之旅。
祖国的河山,处处闪耀着革命的光芒,印记着红色的史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个性是学习活的知识,学习做人的好方法。随着空间的跨越,我们完成了时间的转换,来到那火热的年代。透过这次时空大转移的活动,我们了解的不仅仅是地理知识和历史故事,更了解了中国的社会,中国人的灵魂、气质和精神。我们思考之后弄懂许多伟大的事件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他们有什么好处。我们将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的信念。我们将更加坚定为民族振兴、为中国人民造福的决心。我们将更加勇敢,更加顽强,更加坚韧不拔的前行。我们感激前人,学习前人,也要无愧于前人。我们也将做出我们这一代人的贡献,为后人留下我们的脚印。
江西是革命的摇篮。这个说法主要缘自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这是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在一片白色之中,它独具红色的耀眼标志,的确,那里是红色的土壤。这是1927年到1930年之间的革命断代史??1930年之后,井冈山军事根据地因袁文才、王佐被错杀而丧失,后虽力图恢复均未奏效。建国之后,人们提到井冈山,多是景仰的口吻,正是井冈山这个摇篮,才有之后的延续,于是有了种种类似我们这个团队性质的探访,执政者总期望我们能够在这片土地中寻找到当年的力量,这的确是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在我国第一代领导人的心目中,那里具有非同寻常的典型好处,他们期望后人能够明白创业的艰辛,能够体会当时的浪漫。
我们一行17余人正是带着这样的崇敬情绪上山的。导游小姐说,毛泽东第一次上山用了一个月的时间,那是1927年。第二次上山时毛泽东已是国家最高领导人,那是1965年,坐汽车只用了一天。我们的时代是21世纪,高速公路异常发达,正常状况下,从武汉到井冈山只需要十多个小时。
当年,毛泽东在湖南的秋收起义惨遭失败,5000人的队伍仅存1000人,竟出现了枪多人少的局面。行军至罗霄山脉中段,听闻此处井冈山的两大地头蛇袁文才和王佐的经历,决定用他的雄才大略去拉拢他们,送给他们急需的枪支。这二人对毛泽东的个人魅力异常赞赏,接纳了这支队伍,让他们休养生息。那时国民党不满井冈山武装,数次围剿,伤员很多,于是有了我军的一个医院,小井红军医院。在医院的药铺里,发现都是草药,原先国民党对此区实行经济封锁,根本弄不到西药,只好完全用中医的方式来治疗,真正是靠山吃山,据史书记载这片大山里采出的药材不仅仅供给伤员用,一些居民也到那里来买药。伤员的草铺挨着,条件艰苦,吃的食品是红米饭、南瓜汤,这些东西在当时已是上等的饭菜了。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成功了,但时间仅有几天,8月7日即被迫离开,于是朱德部队遥遥来到井冈山,实现了伟大的汇合。不管是赣南三整还是三湾改编,都不仅仅是历史课本的符号,而是现实中我党我军领导管理的一次良好经验积累。至于之后的九月“洗党”,由于三六九等的人物混进党内,使党的威信遭到质疑,他们毅然决定洗党,纯洁了队伍,锻造了作风,更是展现了高超的领导风范,对于党员的管理起了很好的作用。由于朱毛会师,队伍壮大,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入全盛时期。也是在这段时间,毛泽东与贺子珍的浪漫感情在八角楼盛开。导游饶有兴趣地讲起了他们的感情与婚姻,说贺子珍是当年永新一枝花,而且文武双全,是耍双抢的,甚至连他们之间的偶尔争执也描述得颇有兴味。革命时期的浪漫不仅仅指戎马岁月中的感情与婚姻,还有每个人心中存在的梦想,那便是土地??这实际上是一个古老的梦想,使耕者有其田。打土豪,分田地,恐怕是支撑着这些穷苦士兵们英勇作战的原动力,而更为远大的目标则是建立自己的政权,改变几代人的面貌,并使全中国的穷苦人民得到解放。因此,在全盛时期兴起了土地革命风暴,边界工农兵政府成立,之后还有造币厂等等。
革命的残酷,一方面在于险峻的生活和军事环境。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人们不得不互相厮杀抢夺,按照自己的伦理逻辑和思维习惯来区分是非、决定成败。就说黄洋界战役吧。我军设壕沟、用毒竹针来对付来势汹汹的国民党士兵,并透过很多巧妙的办法击退了敌人,获得了战争的胜利。之后国民党痛恨到骨髓,发誓不放过井冈山一根草,要井冈山人换种。我们登临黄洋界,叹云海之美,纷纷拍照,又感慨山势之陡,即便站在防御工事面前,也无法想象当年战争之残酷。革命的残酷,另一方面还在于人员的牺牲。黄洋界保卫战役的指挥者,这些功臣,大多夭折于此后的战斗中,还有在井冈山历史博物馆中见到的诸多面孔,均殒命于战场,可见新中国的建立,有多少热血儿女铺路啊。
井冈山,天时地利人和,养育了革命队伍。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没有理解瞿秋白的邀请进城,而是进山当起了“山大王”,历史记载的“农村包围城市”、“枪杆子里出政权”等思想均在井冈山时期产生,这些思想含蕴于青山、淬火于实践,指导着工农红军的方向。作为伟大思想的诞生地,井冈山拥有独特的人文资源。朱德的扁担、井冈翠竹等课文从小就让我们感动。仁者爱山,智者爱水,我们在一个下午里参观了五龙潭,在参观五龙潭瀑布时,我和几个队友一齐徒步上下,得山水灵秀,情绪豁然开朗。心想那时红军的革命激情,也许与这种锻炼有关。
走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开辟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它证明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它告诉人们只要代表人民的利益,革命的星星之火是能够燎原的。
井冈山红色之旅结束了。这些革命纪念地,承载着深厚的革命历史,纪录着光辉的革命事迹,弘扬着灿烂的革命精神。历史的红色旅程结束了,未来的红色旅程却刚刚开始!未来的红色旅程就是:高举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坚持“xxxx”重要思想,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历史的红色旅程是革命的先辈们开创的,未来的红色旅程是要靠我们新一代来开创的。我们就是要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职责,立志做有思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立志为人民做贡献,为祖国做贡献,为人类做贡献!
为了加深我们对党史的认识,培养我们与红军的感情,让广大党员干部理解革命传统教育,高思想政治素质,学校党支部组织我们二十几位党员进行了一场红色之旅,到阳新革命烈士陵园参观学习,理解革命传统教育。我怀着对革命老区无限崇敬之情,开始了这次红色之旅。
我们一路唱着红色歌曲到了阳新烈士陵园。
下车后我们先去阳新烈士陵园,首先看到的是有标志性的纪念塔,塔身由金色的五指峰和鲜红的火炬组成。我们列队向烈士纪念碑敬献了花圈,鞠躬表示敬意。我们站在烈士纪念碑下,为缅怀先烈,党员、预备党员们在烈士陵园纪念碑下重温了入党宣誓。当我们举起右手时,那一幕幕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展此刻我们眼前,我们的眼睛早已被激动的泪水浸湿了,心灵上的火花又重新燃起。党员们纷纷表示,必须将用英雄们的精神鞭策自己,向入党誓词中所说的那样,做一名合格的党员。
我们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将花圈献给在斗争中牺牲的名革命先烈和那些未能留下名字便匆匆离开这个世界的无名英雄,并默哀三分钟,深深缅怀他们在艰难困苦的革命年代,为了中国人民的献身的精神。之后我们还参观了由着名人士题词的碑林、革命烈士雕塑园,身在陵园内缅怀之情油然而生。烈士们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感染着每个人,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使我们的心灵受到了震撼。
在纪念馆里,看到了一幅幅画、一张张照片,导游为我们讲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听了烈士们的事迹,我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和无限的感慨。烈士们为国家的解放和繁荣强盛而奋斗的壮丽生涯,革命先烈们的无私奉献精神,让我们深切的感受到,正是我国几代优秀中华儿女的努力拼搏、无私奉献,为中国的蝎起、中华民族的复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们此刻过的幸福生活正是靠这些英雄用生命换来的。我们不必须要记住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但是必须会记住他们的精神,他们的精神将代代相传。
此次的红色之旅,不仅仅让我们学习了革命战争的历史,理解了灵魂的洗礼,更重要的是,我们来到圣地,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我们这天的生活是用先辈的鲜血挟来的。我将把此次“红色之旅”所汲取到的精神运用到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当中。以实际行动,继承先烈遗志,努力工作,不断创新,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诚智小编给您推荐更多类似心得,如《7.1红色拓展心得体会》
为了科学发展观学习,加强我们对党的认识,局党支部组织我们进行了一场红色之旅,到具有重要政治历史好处的庐山,英雄城南昌,革命圣地井冈山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3月22日,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一行24人来到了秀丽的庐山,参观中国共产党庐山会议旧址、毛泽东旧居、蒋宋美庐别墅、白居易草堂;饱览如琴湖、锦秀谷、仙人洞、三宝树的秀美;伫立含鄱口,仰观“领袖峰”。挺拔的云杉,险峻的峡谷。虽然天公不作美,整座山雾气弥漫,但祖国锦绣山河让我们忘却了疲劳,让我们有身处仙镜一般的感觉。
3月23日下午,我们来到八一军旗升起的地方――南昌。登上了江南三大名楼之首的“滕王阁”。随后我们来到八一广场,瞻仰了南昌起义纪念碑,应对广场上一幅幅石雕,想起一幕幕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深深地感受到了老一辈革命在革命时期的艰苦,感受到了革命先烈在革命斗争中的英勇,更加感受到了和平时期进行爱国主义革命教育的重要性。能够说石雕给我的不止是视觉的感受,更多是心灵上的思索。
3月24日,经过5小时多的车程,我们来到了中国革命的摇篮,天下第一山――井冈山。当天,在导游的引导下,我们来到了井冈山斗争时期着名的五大哨口之一,海拔1343米的黄洋界哨口,参观了黄洋界哨所陈列馆,站在黄洋界哨口,浓雾锁住了我们的视线,看不清远处的景物,但更凭添了几分神秘的气氛。黄洋界上的哨所仍在,战壕依旧,大炮和滚木严阵以待。在翻滚的浓雾深处,我们仿佛听到了往日的隆隆炮声和当年红军的喊杀声,感受到了当年战场的厮杀,更体会到了革命者的豪情和勇敢。在三年多的艰苦岁月里,黄洋界经受了多次血与火的考验,“我自巍然不动”。浓雾中的黄洋界,别有一种韵味,也给了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身后,掩映在绿阴深处耸立的汉白玉的纪念碑,给人第一印象,是那样庄严而肃穆!壁墙上刻着朱德元帅题写的“黄洋界”三个镏金大字。经过黄洋界,我特意来到那棵毛委员和朱军长当年挑粮走过的羊肠小道和他们上山时曾歇息过的菏树边照了张相,让那琬蜓崎岖的山道和如今枝繁叶茂的菏树见证我们年轻一代对老一代革命家的敬仰之情,让前辈们的高风亮节指明我的人生方向。
小井的“红光医院”是一九二八年井冈山斗争时期,我军在那里建的第一所医院,所谓的医院,是一幢两层楼的旧式楼房,共有50余间,楼房并没我想像中那样破烂不堪,也许是修理过的缘故。楼下是医生的办公室,但里面陈设有当时极其简陋、原始的医疗器械――有当时使用的伤口消毒药品“盐水”、“石灰水”;手术器械居多的是土法炮制的竹器制品;因当时缺乏麻痹药物,就把需要手术的伤员捆绑固定在一个巨大的柱形圆石上,谓其石为:“镇定石”。隔壁是看护排的住处,其余的是重伤员和重要干部的病房,楼上全部是伤势较轻的伤病员住处。那里一切的一切,唯有亲历目睹,才能深深体会到红军当时生活、战斗、医疗条件的艰苦。如今,人去楼空,只见几床草席,已见不到渗血的绷带,听不见疼痛的呻吟,更闻不到红米饭,南瓜汤的味道……据导游说,当年这所医院是曾志牵头建立的,在国民党反动派“围剿”井冈山时,红军医院当年曾遭敌人袭击,上百个伤病员被捕杀害。最年轻的红军烈士才十四岁。离红军医院约百米处小溪边,建有红军烈士纪念碑和墓,四旁绿树掩映,群山环抱。那里埋葬着一百四十位红军烈士的忠骨。聆听了导游的介绍后,我想无论是谁只要有一点正义感和爱国之心的人听了这一段经历后心里总会有一点想法的。我们也永远不会忘记在这次遇难中的每一位遇难者,是他们换来了我们这天完美的生活。虽然我们不明白他们的名字,但是他们的精神,他们的事迹,将永不磨灭!我们就应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我们系统全面地了解了中国工农红军从1927年9月到1930年期间的革命历程。我们在馆内一步一步走着,目睹着井冈山怎样样从一块默默无闻的土地发展成为中国革命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根据地。我们脚下每迈出的一步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铺垫而成的。一件件遗物使我们肃然起敬,看到了当年厮杀用过的大刀、长矛、土炮、土枪,经过无数战斗的军装、军旗、军鞋布衣,上面还带着战场的硝烟,还有带血的遗迹,一张张先烈的照片,经过了血与火的洗礼,是那样的陌生,又是那样的熟悉,千千万万红军的遗容,是我们零距离,应对面,脸对脸,凝固在历史的瞬间。我们的脚步因此变的沉重而缓慢,我们不愿放过博物馆里的每一个细节。《朱德的扁担》那是我在小学课本上读过的故事,而这天,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我亲眼目睹到了那根记录着传奇故事的扁担。它静静地摆放在玻璃橱窗内,与其他扁担相比没有一点特殊的地方,扁担内侧用黑色楷书写着“朱德的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大字。这几个字是那么的醒目,从中我们看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的光辉形象。讲解员还详细地向我们介绍了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创立了中国革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第一支工农红军――红军第四军,第一个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第一部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的整个过程。随后,我们参观了红军造币厂、毛泽东铜像馆、朱德和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居住和工作过的茨坪旧居。
第二天清晨,我们冒着细雨,来到英烈们长眠的地方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重温入党誓言。当我举起握紧的右手在陆局长的带领下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此刻,我们,在那里庄严承诺将永远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那一刻,自己心中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更加坚定,对那面鲜红的党旗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穿过党政领导、井冈山老战士和书法名流留下墨宝的碑林,我们站到了纪念碑前。抬头瞻仰纪念碑,碑上镌刻着邓小平同志题写的“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十个大字,纪念碑像一枚欲升空的导弹。碑的上端是形态各异的金属圆柱,闪闪发亮,寓意星星之火,能够燎原。纪念碑底座上的浮雕再现了井岗山革命斗争史,呈现出一幅前赴后继、奋勇激战的画面,一名红军指挥员,左手搀扶着受伤的战友、右手拿着武器指向前方,侧过头召唤战友,同时也是在召唤之后人,号召我们加入前进的队伍,激励着我们完成未尽的伟业。碑前是一位老汉和小红军的雕塑,栩栩如生,似乎在给我们讲《井冈山的斗争》故事。凭栏远眺,能够看见五指峰;俯视能够看见彭德怀、陈毅、何长工、伍若兰等人的雕像。
走进纪念馆,导游告诉我们,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共安息着一万五千七百四十四名有名烈士和四千多名的无名烈士。为了纪念他们,把他们的名字和介绍安放在了纪念馆里,供参观者们敬仰。导游一一介绍,并讲述了他们的故事。听了烈士们的事迹,我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和无限的感慨。我们此刻过的幸福生活正是靠这些英雄用生命换来的。我们不必须要记住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但是必须会记住他们的精神,他们的精神将代代相传。
四天的红色之旅是短暂的,但她给我们的震撼却是巨大的,是我们来之前无法想象和感觉到的。来到革命圣地,不仅仅让我们学习了革命战争的历史,理解了灵魂的洗礼,更重要的是,我们来到革命圣地,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我们这天的生活是用先辈的鲜血换来的这句话的分量;才体会到无私奉献的意识在我们青年人心中的薄弱;才明白铸造灵魂、锤炼信念,对我们来说是如何的重要。
总之,我将把此次“红色之旅”吸取的精神运用到今后的工作学习中去,以实际行动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努力工作,不断创新,立志发挥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不断鞭策自己,勤于思考,刻苦学习,以更加昂扬的精神和更加用心的工作态度投入到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去。
我们红色之旅的最后一站也是最重要的一站,便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故乡―韶山。原先对毛泽东的印象只是从书本上电视里看到听到的,而当我们真正的来到他的故乡时,感受到的他已不仅仅仅是一个祖国的伟大主席,他更是韶山人民的灵魂。
韶山的一切都散发出毛氏家族的气息,每家每户的屋内必定会有毛主席的一副画像,大大小小的门店中毛泽东的画像、雕塑、铜像、徽章、挂饰随处可见,而毛氏菜馆也是遍地开花。可想在这片热土上,毛主席是韶山人们心中永不磨灭的印记,而且这个印记必须会一代代的传承发扬下去。在接下来参观毛主席纪念馆及遗物馆时,那些记载了中国革命历史的照片、文件、遗物,似乎又把我们拉回了那个充满了战争、贫穷、饥饿、疾病、死亡的年代,但是我们更能感受到的是那个年代人民在毛泽东的带领下对自由、独立的强烈渴望,也正是这份渴望让那些革命的先烈去抛头颅洒热血,为了新中国的建立区奉献自己的青春甚至是生命。新中国的成立来之不易,我们这天的和平幸福的生活更是来之不易。因此当我们站在毛泽东家六烈士的雕塑前时,都不禁肃然起敬,为他们深深的鞠了三躬,毛主席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永远熠熠生辉。
刘少奇故居坐落于宁乡花明楼镇,一个山青水秀的地方,走进少奇故居,迎面而来的是少奇同志庄重的铜像,令人肃穆。来到刘少奇的家中,朴素干净。低矮的土房,却不乏幽静,四面环山。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刘少奇同志为了中华名族的事业日夜操劳。再往前走,陈列着许多关于刘少奇同志生平经历的资料,文献,照片等等,让我对其有了更深的了解。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抚今追昔,老一辈革命家对中国做出的贡献是巨大的,为了新中国的成立,日理万机,不辞辛劳,重温他们写下的字字句句,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我们深切感受到共产党的伟大,这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作为一名生在和平年代,在红旗下成长的年轻人,更就应清醒的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更就应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放在首位。
我们此行是红色之旅,湖南给我的第一个印象就是革命的红,而第二个印象则是娱乐的红,当夜幕降临时才是湖南人们真正生活的开始,凤凰古城的美丽夜色就是最好的证明,与此同时大大小小的演艺中心也正在上演着一出出精彩的节目。湖南给我的第三个印象是辣椒的红,夜色中小吃城红红火火的灯光,透着火焰的小火锅,都洋溢着一种火辣辣的热情,吃着湖南的辣椒,感受着那里的人文景致,顿时觉得生活原先能够如此丰富多彩。我想如果人的一生都充满了火一样的热情,那生命怎会不开出绚烂的花朵来?
在结束旅程回到的途中,我想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必须在回忆着湖南的种种快乐,而在我的心中湖南给我烙下了三个红红的印章,革命之红,娱乐之红,辣椒之红,相信这三个“红”能带给我红红火火的日子,能够让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更好的表现!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拓展活动 参观革命圣地心得体会「四篇」的全部内容,如果大家还对相关的内容感兴趣,请持续关注诚智团建!
详情: 4月6日由集团董事办人才培养办公室组织全体中层后备干部在某......
详情:沟通驿站传书如何有效的传递信息 沟通也是一个技巧,难道只有言......
详情:以下是诚智小编统计的15篇关于公司拓展训练后的感悟和总结,供......
详情: 这几天的户外拓展训练结束啦!太海皮啦! 但是小编可不是出去......
诚智拓展微信号
加微信
专业顾问随时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