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中有些人还搞不清楚2023年除夕是几月几号,但是这并不妨碍大家过除夕,而且我们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是非常喜欢除夕的,因为除夕到来的时候大家可以吃各种各样的美食,而且除夕还有非常多的传统习俗和传统活动,所以每年除夕到来的时候我们的生活都变得更加热闹起来,所以人们都非常喜欢除夕。那么接下来,我们今天就一起简单了解一下除夕是不是大年三十吧!
一、除夕是大年三十吗
除夕并不一定是大年三十,但今年除夕是大年三十。像腊月二十九是除夕的年份有1999年、2003年、2012年、2022年,所以除夕不一定就是大年三十,但有大年三十的年份就一定是除夕。如果有的年份只有腊月二十九,那就没有大年三十,而腊月二十九就是除夕。
除夕是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在国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这个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远的游子也是要赶着回家去和家人团聚,在除夕,辞旧岁,迎新春。
2023年除夕是1月21日星期六,农历壬寅年腊月三十。
二、除夕为什么有30有29
时间转动月亮运行
除夕为什么有30或29,这是主要根据腊月的大小月来决定的,同时还根据月亮的转行来决定的,这也为什么有了腊月三十或二十九的原因,当太阳、月球、地球连成一线,且月球处于中间时,就是农历的每个月的初一,也称“朔”。两个朔之间的天数就是农历一个月的长度,称一个“朔望月”。因为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当月球离地球较远时,运行速度较慢,离得近时速度较快。月球的运动忽快忽慢,因此,日月运行重合的时间就不固定,两个朔之间就没有一个固定周期,时长时短。
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变化
在天文学上,有两次朔月的时间,因不同的时间才有了有时有腊月三十或腊月二十九的时间,也让民众发现为什么有时有腊月三十有时又没有。朔日可以通过观察月亮的相位来确定,即通过月球、地球和太阳的相对位置。月球在地球和太阳之间运行时,日月黄经度差为0°,月球在地球上完全不可见,这是朔。如果某一年的腊月初一与下一年的正月初一正好是小月,则新年除夕没有大年三十。例如,2022年腊月恰逢小月,就会没有年三十,但从2023年到2024年,年三十又出现了。
初一十五过大年
在我国民间现在将春节称为“过年”,其实从广义上来解释,过年是包括除夕和春节,每当你听到过年时,一般指的是除夕或是大年初一。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过年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三、春节和除夕哪个是过年
除夕和春节都算是过年。过年是一个非常长时间的节日,它包含了很多小节日在里面。春节包括正月和除夕,过年、大年三十、大年夜、除夕都是指同一天。而特定意义的春节指的是大年初一,也就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大年夜就是农历年的最后一天晚上,通常设在腊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称为大年三十。除夕和春节的区别如下:
1、除夕
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其由来和上古时期岁末除旧布新,一种和农作有关的节日。除夕在古代还有许多雅称,如除摊、除夜、逐除、岁除、大除、大尽等。而在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人们还得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并且往往通宵不眠,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守岁。
2、春节
是新的一年的第一天,属于传统的祭祀文化,准备做一件事情或者是开始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都会先举办祭天祭祖的传承祭祀活动。传统的、民俗的、真正的“年”,则是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以“二月二龙抬头”为收尾,其中在除夕和正月初一,过年的气氛达到最高潮。
大家看完以上内容之后是不是已经知道除夕是不是大年三十了呢?其实除夕不一定是大年三十,因为除夕指的是一年中的最后一天,而大年三十指的是腊月的最后一天,同时一年的最后一天不一定是大年三十,因此大年三十不一定会是除夕,但是除夕很可能是大年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