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有哪些传统风俗 除夕的来历

民间往往有非常多的习俗与传统,这些习俗遍布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婚嫁习俗、寿诞习俗、乔迁习俗、各种节日习俗等等。民间传统风俗不仅仅是一种仪式,更是几千年来人们广为流传的智慧与文化,值得我们去继往开来,不断传承。除夕是一个非常热闹的节日,很多小伙伴都无比期待这个节日,这就需要各位小伙伴们了解除夕有哪些传统风俗,这样才能在除夕那天继承这些传统风俗,体验一个不一样的除夕。小编在这里特意为大家整理了有关除夕节的传统风俗,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一看吧!

一、除夕有哪些传统风俗

1、放鞭炮

千百年来,鞭炮已成为春节的符号之一,它为人们带来了热闹、喧嚣、喜庆,年味也会倍感浓郁,孩子们也喜欢燃放爆竹。放鞭炮最初的目的其实是为了驱赶“年兽”以及瘟疫,希望新的一年平安健康,因此在除夕这天早上开门时,家家都会燃放鞭炮。但这两年,很多地方已禁燃鞭炮,就连不少农村也不例外。

2、贴春联

春联最早被称为“桃符”,也就是在桃木上写字,其目的是驱赶邪魔。而随着纸张的发明,人们则在纸张上题字。到了朱元璋时期,春联这才被正式确立,家家都会贴上喜庆吉祥的春联,以表达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3、年夜饭

在除夕这天,家家都会准备丰盛的年夜饭,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吃喝喝,聊着一年里的所见所闻所感,内心十分畅然。因此,年夜饭是除夕这天必不可少的,且年夜饭通常也会十分丰富,需要摆上大鱼大肉,以表明家庭富足幸福,不用为吃喝发愁。而年夜饭所准备的菜肴,普遍讲究吉祥喜庆,希望新年能有好彩头。

4、祭祖

祭祖是除夕最重要的第一件大事,它是中国人孝道的体现。在除夕这天,大家会在家里摆上丰盛的美食,再将先祖牌位或画像摆出来,倒上美酒,由家主点燃香烛,率一家人叩拜祭祀,以表示对先人的敬重和感恩,希望先祖能够保佑家人平安。等仪式结束后,一家人才能才能开始享用美食,这体现了中国人“慎终追远”的情感,每个家庭都会特别重视。

5、挂灯笼

除夕这天,除了要贴春联,同时也要挂上红灯笼,这一习俗已在我国兴起1800年之久,从西汉时就有这一习俗。除夕这天,大家都会挂上喜庆团圆的红灯笼,以此营造出和睦喜庆的气氛,期待新的一年红红火火。

6、守岁

守岁也是除夕重要的习俗之一,至今已流行近2000年之久。晋朝《风土记》中就有关于“守岁”的描述:“终夜不眠,以待天明曰守岁。”到了唐朝时,守岁已是全国性的年俗。守岁最初的目的其实是为了驱赶“年兽”以及瘟疫,除夕夜灯光要亮上一夜,而“年兽”怕光,可以起到驱赶的作用。

除夕有哪些传统风俗    除夕的来历(图1)

二、除夕的来历

除夕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重大的节日之一。指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因常在夏历腊月三十,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但是其实由于阴历历法的原因,除夕的日期可能是年尾三十,也可能是年尾二十九。但不论如何,它都是阴历年的末尾。

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据称,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撰著的《风土记》等史籍。

三、除夕的禁忌有哪些

1、灯长开不关

除夕晚上睡觉的时候,是不能关灯的,只能到年初一天亮才能关灯。除夕夜的灯火,通宵不熄,俗称“光年”。不论是否守岁,屋里的灯都不要关,要彻夜不灭,寓意来年前途光明。

2、忌吃药

正在服药的病人,如果可能,最好是暂时停药,家里年前煎过的药渣也倒掉,不要留下;据说这样才有利于来年的身体健康。

3、吃饺子不能说话

到晚上11点左右,开始下饺子。第一锅饺子出锅之后,却不能吃。饺子一出锅,还是和小年夜一样,先得摆供台。与此同时,由长房长孙挑鞭,次子点火,在自家的大门外燃放爆竹。一挂鞭放完,全家进门,按照大小依次给长辈磕头,然后开始吃饺子。吃饺子的时候不许说话,不许矗筷子,即使自己已经吃完了也不能随便站起来离开。

4、不汲水

过年有“不汲水”的禁忌,家有水井的人家要在除日黄昏前“封井”,给水井加上木盖,供奉糕点以后焚香拜祭,三日后方可开盖复用。

5、忌倒污水、倒垃圾

据说,随意乱倒污水、垃圾,乱丢杂物,随地便溺的话,不小心就会溅洒到神灵身上,如果神灵恼怒的话,就会降祸到人。

6、进餐忌讳有人来串门

正式进餐时,非常忌讳别人来打扰的,特别忌讳有人来串门,因为这叫“踩年饭”,会使全家人不得安宁。

7、不能动“鱼”

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年饭”,有一家人团聚过年的味道。吃团年饭时,桌上的“鱼”是不能动的,因为这鱼代表“富裕”和“年年有余”,象征来年的“财富与幸运”,它属于一种装饰,是碰不得的。

8、忌过早睡觉

守岁,其实就是在除夕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守岁”的意思是要守住一年中的最后一天。

9、不可说不敬之语

许多地方也称除夕夜叫“吉祥夜”。在这个晚上,无论大人抑或是小孩,都要说吉祥话,不可说晦气话、脏话和不敬之语,否则一年都要倒霉。长辈给晚辈添饭加菜,如果吃饱了不想要,不能说“不要”,而是说“有了”;如果个别茶果吃完了,要说“吃兴了”或“太多了”,而不是直接说“没有了”……这些吉利话是人们的“除夕功课”。

10、忌打碎器物

除夕还有忌打碎器物的习俗。民间认为如果这一天打破碗碟杯盘,则意味着新一年会有“破运”。有时不小心在这天打碎杯盘,长辈会抓紧用红纸包起来并口念“岁岁(碎碎)平安”等吉祥语来补救。民间认为,将红纸包起来的碎片放在神案上数天,即可化解可能的灾难。所以,人们在除夕这天为了博个好彩头,都会慎言谨行,以求得一个吉祥如意年。

除夕节这天,有许多的传统风俗需要各位小伙伴们去了解,比如放鞭炮、贴春联、吃年夜饭、家人一起守岁等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是一种习俗,更是家人们一起交谈、一起联络感情的好时机。同时,除夕节也有许多禁忌,比如忌过早睡觉、忌打碎器物、不可说不敬之语等等禁忌,小伙伴们要尽力避免这些禁忌,才能在心理层面达到一种吉利的暗示,也是对民间风俗的一种流传与继承。

上一篇:除夕是几月几日 各地区除夕的传统习俗
下一篇:学校寒假放假时间 2024年放寒假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