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一直以双数为好,所以一般在准备东西的时候都会喜欢用双份,就连选择吉日都会率先考虑闰月或者月份是双数的日子。最常见的就是我们的婚礼日期了,大部分人都会纠结腊月和正月哪个结婚好,毕竟两个月份都是比较吉利的,这里面就涉及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知识,就是我们的闰腊月和闰正月,那么你知道什么时候闰腊月、闰正月吗?小编这就带大家看看吧!
一、什么时候闰腊月
闰腊月即闰十二月是208年,360年,379年,436年,629年,648年,667年,724年,906年,982年,1058年,1153年,1202年,1221年,1335年,1411年,1422年;
1430年,1517年,1525年,1536年,1574年,3358年,3472年,3806年,3988年,4751年,4941年都有闰十二月。
扩展资料:
古人发现,即便3年添加了一个月,也并不能完全解决月份与气候相吻合的问题。因为阴历的3年要比回归年短了33天左右,而增添一个闰月也只有29天或30天,仍然短3天左右。
古代劳动人民因此采用19年闰7年的方法。这样,19个阴历年和19个阳历年的天数就基本上相等了。因为19个阴历年是228个朔望月,如果再加上7个闰月,就正好等于19个回归年中的235个朔望月。这样,阴历和阳历就调和好了,月份与气候变化也就大体一致了。
而关于阴历闰哪一个月,这与24节气有关系。24节气共有24个数字,凡对应的奇数称为“节气”,如立春、惊蛰、清明、立夏等;
凡对应的偶数称为“中气”,如雨水、春分、谷雨、小满等。每年中有12个中气,阴历就是把12个中气作为12个月的标志的,例如,把雨水所在的月作为正月,把小满所在的月作4月,把霜降所在的月作9月等。
二、闰腊月和闰正月哪个更罕见
闰正月非常罕见。
闰腊月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历法现象。腊月是一年里的最后一个月,无论平、闰。腊月(闰)指的是闰十二月,即一年的第十三个月为闰月,同时也是腊月的情形。
农历为保持和公历(阳历)的回归年同步,古人采用设置闰月的方法解决。时宪历以来,采用定朔定气,近地点附近(靠近小寒),两中气之间的时间不足30天,因此闰月较少,其中闰腊月、闰正月非常罕见。
闰腊月是所有闰月中最罕见的闰月,从17世纪开始一直到33世纪没有出现过任何闰腊月(但不是一成不变的,此后随时间推移,闰腊月的频率会从最低逐渐上升),此后的36~38世纪、41~47世纪以及49世纪都没有闰腊月。上一个闰腊月出现在16世纪---1574年【甲戌年】。下一个闰腊月出现在34世纪---3358年【戊午年】。
闰月的来历:
公元前104年,汉武帝觉得先秦历法有诸多弊病。阴历以月亮的朔望为周期,月大30天,月小29天,十二个月约为 354天,与岁三百六十六日相比,“ 一岁有馀十二日,未盈三岁足得一月 ”年复一年累积下来,会让月份与四季错位。于是下令制定了新历法 “太初历”,置闰月以正四时。
廿四节气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每运动15°的位置而定,它们的日期基本上是固定的。闰月的设置就是以廿四节气为依据的。廿四节气其实是12节与12气的统称,气是指中气。
置闰的方法则是两个冬至之间,若仅有12个月则不置闰,若有13个月即置闰。置闰的月从“冬至”开始,当出现第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份,那么,这个月就是闰月,其名称是在前个月上加一个“闰”字。
按照 “十九年七闰 ”的农历置闰法,差不多每2.3年1闰。
例如2017年农历就有13个月。在农历六月之后的这个月,只有 “立秋” 这一个节气,而没有中气,是为闰六月。农历作为我国的传统历法,其实是将月亮和太阳的运动结合在了一起,是一种阴阳合历。
三、闰正月是哪些年
出现闰正月的年份分别是:2262年、2357年、2520年、2539年、2634年、4103年、4828年、4923年、5868年、6088年、6183年、6240年、6278年、6460年、6555年、6612年、6650年、6832年、6984年、7022年、7041年、7166年、7242年、7424年、7519年、7538年、7614年、7633年、7796年、7891年、7910年、7986年。(平均近200年一个)。
扩展资料:
闰月是一种历法置闰方式。在亚洲(尤其在中国),闰月特指汉历(民间亦称农历)每逢闰年增加的一个月(为了协调回归年与汉历年的矛盾,防止汉历年月与回归年及四季脱节,每2至3年置1闰,现在采用19年置7闰,无中气月置闰,因此就是该闰时置闰)。有时,闰月也指公历的闰年中包含闰日的月份(特指公历闰年的二月)。
好了,以上就是小编今天想要和大家分享的关于闰腊月和闰正月的相关知识了,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哦。不管是闰正月还是闰腊月都是十分吉利的日子,而且两个日子都是十分罕见的,只有每隔一段时间才会出现,所以大家如果刚好碰到这一个年份的话,说明大家都是很有福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