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端午节相关的古诗词句是很多的,比较常见的有“端午佳节至,龙舟荡清波”等等,不知道大家对端午的诗句有多少了解呢?端午节有不少传统习俗,比如包粽子、赛龙舟等等,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许。对于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想必大家都已经耳熟能详了,而对于诗句可能就会有些陌生,但多读多记也就能熟知了。下面,一起来看看有关端午节的诗句吧。
一、端午节的古诗四句
1、临江端午问龙王,屈子赴约何太长?故国沧桑有芳草,文坛变幻少华章。
2、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3、声闻依旧奔腾水,对影已失年少郎。曾诵前途路漫漫,浪花一片映天光。
4、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
5、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汨罗。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
6、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7、端午茸花簇彩鸾,高标宝鑑缕金鞶。不宜夏景销酥腕,似觉新来百索宽。
8、今日端午谢街坊,时节因缘要举扬。莫问腕头缠百索,且将粽子喫沙糖。
9、一一雕盘分楚粽,重重团扇画秦娥。宫闱百福逢嘉序,万户千门喜气多。
10、九子粽新传楚俗,赤灵符验出仙方。汉宫尽祝如天寿,鹊尾鑪烟起瑞香。
11、来时三月春犹在,到日端阳节又临。珍重主人意勤腆,满槃角黍细包金。
12、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其它诗句:
1、《端午》
浴兰包粽念忠臣,千古不亡湘水歌凤屈身。
当日楚王憎逆耳,随将一国殉灵均。
2、《同州端午》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3、《谢张仲谋端午送巧作》
君家玉女从小见,闻道如今画不成。
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
4、《清》
樱桃桑椹与营蒲,更爷侨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5、《端午》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戴酱冤。
6、《端午三首.其一》
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
7、
午日观竞渡
[明] 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8、七律端午
[现代] 老 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二、端午吃什么风俗食物好
1、粽子
粽子是端午节必备的食材,基本上全国各地的地方,端午节都会吃粽子。端午节吃粽子是最广泛而传统的习俗,根据史书记载,吃粽子源于春秋战国,人们为纪念楚国大夫屈原而逐渐流传下来。真正有文字记载的粽子见于晋周处的《风土记》;而流传有序,历史最悠久的粽子则是西安的蜂蜜凉粽子,载于唐韦巨源《食谱》。粽子,又叫“角黍”、“筒粽”,花样繁多,口味大不相同,既有蜜枣甜粽子,又有腊肉咸粽子等等,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大家不要因为贪美味而过度食用伤了身体。
2、大蒜蛋
俗话说:“端午那天吃了蛋,热天不疰夏。”,“端午节吃蛋”的习俗由来已久。在清晨的时候,人们采集香草、菖蒲、石榴枝、桃枝、柑橘枝等,统称“午时草”。中午,将“午时草”与鸡蛋一起煮,味道芳香。人们以煮蛋的汤水洗澡,浴后换上夏令新装,每人再吃上两个鸡蛋,以图吉利。
陕西、河南、浙江等省农村每逢端午节这天,家里的主妇起得特别早,将事先准备好的大蒜和鸡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有的地方,还在煮大蒜和鸡蛋时放几片艾叶。早餐食大蒜、鸡蛋、烙油馍,这种食法据说可避“五毒”,有益健康。
3、臊子面
陕西人在端午节当天是一定要吃哨子面的。臊子面是陕西的风味小吃,品种多达数十种,其中以岐山臊子面享誉最盛。臊子面的特点是面条细长,厚薄均匀,臊子鲜香,面汤油光红润。而岐山臊子面乡土风味尤为浓厚,它具有薄、筋、光、汪、酸、辣、香等特色,吃口柔韧滑爽。
三、端午节是几月几日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日期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央,处在全年最“中正”之位,正如《易经·乾卦》第五爻:“飞龙在天”。端午是“飞龙在天”吉祥日,龙及龙舟文化始终贯穿在端午节的传承历史中。
好了,以上就是“端午节的古诗四句 端午吃什么风俗食物好”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呀。端午是一个比较知名的传统节日,许多人都会提前准备好各种各样的传统美食,比如粽、艾粑粑等等,营造过节的温馨气氛。最后,接亲网小编在这里提前祝愿大家端午节快乐呀。